“普特会”箭在弦上,我却想起“三巨头”的往事
俄罗斯和美国代表团2月18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会谈。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之后,双方首次举行高级别会谈,就解决两国间“棘手问题”和结束俄乌冲突等达成四点共识。
22日,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称,未来两周内,俄罗斯与美国政府专业部门负责人将举行会面,并透露俄美两国元首会晤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。距离上一次普京和拜登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峰会,已经过去了近四年时间,俄乌冲突后举行的首次美俄元首会晤,将对已降至“冰点”的两国关系,以及国际局势产生怎样的影响,外界都在拭目以待。
美国与俄罗斯的前身苏联数十年的争霸,尽管只是历史长河中的“一瞬”,却深刻塑造了国际局势与秩序,历次美苏领导人峰会,更是在多个节点上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。随着苏联解体,世界从两极争霸向多极化发展,但作为苏联最主要继承者的俄罗斯,仍是国际社会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,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次美俄峰会,依然是各方的焦点。这么多次的美俄(苏)峰会中,究竟诞生了哪些名场面,又如何引领时代的发展,我们来一同梳理回顾:
丨美苏首次峰会“虽迟但到”,深刻影响二战进程及战后秩序
1917年,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,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——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。1922年,俄罗斯联邦、外高加索联邦、乌克兰、白俄罗斯成立苏联,并开始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,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,完成了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,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。

苏联成立条约文本(图源:网络)
苏俄成立之初,西方世界对这个“红色巨人”充满敌视,二战爆发后英法领导人甚至怂恿纳粹德国入侵苏联,因此苏联最高领导人与当时西方头号强国美国总统的会晤,竟到了苏联成立20多年后才在伊朗德黑兰实现。
1941年12月,美国因日本偷袭珍珠港而卷入二战后,迅速确定“先欧后亚”的战略。在欧洲大陆上苦苦抵抗德军的苏联还能撑多久,成为美国最为关心的焦点。在时任总统罗斯福的指示下,1942年2月,美国驻英国大使哈里曼询问苏联大使麦斯基“是否有可能安排罗斯福与斯大林的见面”,以“消除美国和苏联之间,以及苏联和英国之间的不信任”。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罗斯福的倡议没有给出肯定答复。
1943年7月,美国总统罗斯福再次建议与斯大林举行双边会晤。8月7日,英国首相丘吉尔也致函斯大林,表达想要和斯大林举行双边会晤的想法。斯大林表示同意,但他建议,既然英美都有会晤的需求,干脆举行三方会晤,“可以在苏联境内的阿斯特拉罕或阿尔汉格尔斯克举行”。罗斯福和丘吉尔对三方会晤倒不反对,但提议在美国的阿拉斯加举行。
不过斯大林也有自己的理由:此时苏军正处于与德军作战的紧要关头,自己离开本国前往遥远的阿拉斯加参加会议,不利于指挥作战。在他的坚持下,第一次“三巨头”会晤地点定在德黑兰,理由是斯大林需要与苏军总参谋部保持直接联系,而连接莫斯科的电话电报线,最远通到德黑兰。
同年11月28日,美苏英三国领导人会议正式开始。罗斯福主持了第一次会议,会议最初是在友好气氛中进行的。三国领袖都表达了团结一致击败法西斯的愿望。而且丘吉尔奉英国国王之命,向斯大林赠授了为纪念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而特别设计铸造的宝剑。
德黑兰会议,左起:斯大林、罗斯福、丘吉尔。(资料图)
但会议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如何尽快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问题。出乎当时很多专家的预料,首次见面的斯大林与罗斯福在这个问题上坚定地站在一起,即斯大林提出的美英在西线进攻德国本土来缓解苏联的压力。对于罗斯福的支持,斯大林也投桃报李,表示在打败德国之后,苏军会投入对日作战。
此外,罗斯福还在与斯大林的谈话中提到,二战结束后,应成立以《联合国家宣言》签署国为基础的、维持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构想。这次会议谈及战后世界政治走向的诸多关键议题,未来的国际秩序在德黑兰会议上轮廓初现。
一年多后的1945年2月,三巨头再次聚首苏联黑海北部的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皇宫。雅尔塔会议的一系列决定有利于以同盟国的联合力量击败德、日法西斯,制裁德国和维护战后的世界和平。
雅尔塔会议,左起:丘吉尔、罗斯福、斯大林。(资料图)
同年7月17日至8月2日,美苏英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战时第三次会晤,史称“波茨坦会议”。不过当时罗斯福已经去世,继任者杜鲁门出席会议,成为第二位参与美苏领导人会谈的美国总统。值得一提的是,英国最先派出了首相丘吉尔出席会议,但他在会议期间的7月28日败选下台,之后由新任首相艾德礼接替参加会议。
1945年7月,波茨坦会议“三巨头”,由左至右:丘吉尔、杜鲁门、斯大林(资料图)
波茨坦会议的背景是1945年5月8日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,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,但在远东对日作战还在激烈进行。为了商讨对战后德国的处置问题和解决战后欧洲问题的安排,以及争取苏联尽早对日作战。
不过就在会议开始前一天,美国科学家给总统杜鲁门送上了一份大礼,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的荒漠被成功引爆。抑制不住兴奋的杜鲁门在会议期间向斯大林炫耀:“我们有了一种破坏力异常大的新式武器。”他期待看到对方震惊的表情。
美国第一枚原子弹试爆28小时后拍摄的照片,红圈内是常规炸弹爆炸留下的弹坑。(资料图)
然而斯大林的反应却出人意料。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:“希望用来好好对付日本人。”这种平静让杜鲁门十分失望,他以为斯大林没有意识到原子弹的威力。
但实际上,苏联方面早已通过间谍克劳斯·福克斯等人获知美国的“曼哈顿计划”,把大量的情报送回了莫斯科,并已经秘密开始研制原子弹,而且就是以美国的原子弹作为蓝本。1949年8月29日,苏联在塞米巴拉金斯克试验场试爆了第一枚原子弹,也由此拉开了美苏长达数十年的核军备竞赛。(未完待续)
作者 / 林潇,深圳卫视直新闻高级主笔
“娱乐圈‘铁三角’恩怨揭秘:范伟闫学晶被指‘白眼狼’?”
在娱乐圈这个光怪陆离的大世界里,恩怨情仇、是是非非总是像连续剧一样上演着。今天,咱们就来扒一扒小品界的一段往事,说说赵本山、高秀敏、何庆魁这曾经的“铁三角”,还有后来加入的范伟、闫学晶,他们之间的故事,那可比小品还曲折离奇呢!一、“铁三角”的辉煌传奇提起赵本山,谁不知道他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小品?可...